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神九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纪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05:42  齐鲁晚报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白瑞雪 田兆运 赵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模拟训练的43岁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38分,他开始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

  在距地球343千米处实施这个类似“倒车入库”的动作,相当于“太空穿针”,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

  记者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看到,返回舱中间座椅上的刘旺握住分别位于身体两侧的平移和姿态手柄,包裹在白色手套里的指头上下左右灵活拨动,从容而自信地操纵神舟九号缓缓靠近天宫一号。景海鹏、刘洋全神贯注监视面前的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对接机构成功接触。12时55分,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至此,在美国、俄罗斯成功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之后,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2011年11月与神舟八号的第一次对接,突破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升空40多个小时后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再次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是交会对接的两种手段,互为备份,缺一不可。”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以来,先后完整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拥有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根据计划,4天后的飞船撤离同样以航天员手控方式进行。到29日返回时,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完成神舟九号飞行使命的同时,还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穿越海天的祝福

  9时07分,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处

  “我们,叶聪、刘开周、杨波,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17时41分,太空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的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据新华社

  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经费约390亿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经费约390亿元人民币。

  武平说,我们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我们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号的任务,从预算上来讲,应该也是不到200亿元人民币,约190亿元人民币。

  神十将会天宫具体时间未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24日在回答关于神舟十号任务安排的问题时表示,按照规划后续还应该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但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还未确定。   据新华社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相关专题 神九发射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神舟九号 景海鹏 刘旺 刘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